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墨西哥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CSR
強化國際佈局 鴻海宣布取得ISO 37301合規管理系統驗證
2025/07/22
強化國際佈局 鴻海宣布取得ISO 37301合規管理系統驗證
全台首家獲證企業 提升面對國際出口管制 技術移轉 貿易法規應變能力【台灣台北–2025年7月22日】全球最大的科技製造平台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 宣布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鴻揚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兩家法人正式通過由英國標準協會(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BSI)核發的ISO 37301合規管理系統國際驗證,並且在本(7)月在台北內湖大樓完成授證儀式,成為台灣首家取得此驗證的企業,展現鴻海在全球合規治理上的前瞻佈局與執行應變力。 有鑒於全球貿易與監管環境劇變,面對全球供應鏈重組、各國貿易摩擦及關稅壁壘,以及跨境競爭的挑戰,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合規壓力與營運挑戰。鴻海於2023年由法務團隊啟動此ISO驗證專案,耗時近兩年的時間,總共橫跨19個部門單位,92位同仁投入稽核驗證流程,最終成為全台第一家獲此國際肯定的企業! 在鴻海內湖大樓授證儀式中,鴻海科技集團法務長方光宇親自出席,從BSI英國標準協會東北亞區蒲樹盛董事總經理手中,取得證書。勤業眾信(Deloitte)總裁柯志賢以及參與稽核驗證的鴻海同仁,一起見證此公司治理、跨國營運的重要里程碑。藉由本次驗證,藉由全球一致認可的國際標準,檢視鴻海內部合規制度,不僅強化營運據點對於營業秘密保護及在地法令遵循能力,更提升面對各國出口管制、技術應用、貿易規範與隱私法規的應變與因應能力。 鴻海法務長方光宇表示:「合規不是企業的成本,而是競爭力的來源。基於劉揚偉董事長強調的『合法合規、說到做到』,這企業內部的行為準則,團隊利用ISO 37301合規管理系統自我檢視,也藉此與全球利益關係人建立信任。」 為落實「合法合規」準則,鴻海在2024年首次成立法遵委員會,以集團內部法務團隊作為主要推動單位,由集團事業群以及中央職能單位總共10位一級主管組成法遵委員。截至目前為止,已順利建立合規政策等制度文件共40餘份,支撐集團合規體系之運行,並且從合規管理、合規策略、合規科技、合規調查四個面向分別成立工作小組,而本次取得ISO 37301驗證就是此法遵委員會所推動的重點工作項目之一。 英國標準協會(BSI)東北亞區董事總經理蒲樹盛表示:「我們非常榮幸能親自頒發鴻海此證書,作為台灣首家通過ISO 37301的企業,這不僅象徵其在法遵制度的完整性與透明度上領先同業,更展現其對全球ESG永續發展中於治理面向的堅定承諾。」 勤業眾信總裁柯志賢表示:「全球的跨國企業正處於國際法規、貿易衝突變化最劇烈的時代,鴻海選擇以系統性、接軌國際標準的思維建構合規管理,展現高度前瞻與執行力。」此次鴻海導入ISO 37301,由勤業眾信(Deloitte)協助輔導,建立40份完善且具彈性的合規作業規範,並進行人員培訓與內部稽核,將合規從「事後補救」轉為「事前預防」,為台灣企業樹立最佳示範。 合法合規不是負擔,而是競爭力的核心!鴻海利用導入ISO 37301,強化全球競爭信任基礎,這是鴻海兌現自我承諾的重要一步,也是一張面對政府、投資人、合作夥伴的「信任通行證」。 未來,鴻海將持續導入AI合規監控、供應鏈實地稽核、跨國法律追蹤系統與多語言舉報機制,建構透明、問責、能持續精進的合規文化,從營業秘密保護、資安、碳排、供應鏈責任到貿易合規規範,打造一套全球一致、風險導向且具在地彈性的合規作戰系統,提升全球治理韌性,穩健走向永續經營之路。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7/22
鴻海教育基金會舉辦暑期高中量子營 為台灣量子教育播種扎根
2025/07/17
鴻海教育基金會舉辦暑期高中量子營 為台灣量子教育播種扎根
【台灣台北–2025年07月17日】隨著量子科技成為全球科技競賽的新焦點,致力培育科技人才的鴻海教育基金會今夏再度攜手台大IBM量子電腦中心、台灣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協會、中原量子資訊中心等單位,於7月14日起舉辦為期五天的「2025暑期高中量子計算學習營」。本屆報名熱度空前,有將近五百名高中生踴躍申請,爭取實體40人與線上60人的限量一百個名額,展現年輕世代對未來科技的高度關注。 營隊課程內容除了介紹量子電腦與傳統電腦有何不同?目前各國量子電腦的最新發展?什麼是量子疊加、量子糾纏?以及量子通訊、量子測量的重要性之外,也帶領學生試著實際編寫量子線路與試做演算法,從理論到實做地讓學生將抽象概念化為真實體驗。 根據過去學員的回饋調查,參與學生都覺得課程讓他們收穫豐碩,甚至有些同學寫下:「這次營隊讓我開始認真考慮,大學是不是可以走這個方向。」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汪用和也表示,就像AI技術與應用越來越成熟後,人類的生活越來越智能方便,一旦有一天量子電腦、量子科技有長足的進步時,人們也一定會驚嘆原來量子是一個可以對人類生活有如此重大影響的新興科技,因此希望高中生從現在就開始接觸、探索量子科技,將來也許就能真正走上研究的道路,對人類做出貢獻,也增添台灣的科技實力。 為期五天的高中生暑期量子計算學習營,讓量子教育向下扎根,引領高中生跨出第一步,勇敢走進量子科技的世界,鴻海教育基金會期盼有一天,這群高中生不只是學習者,也能成為未來科技的參與者與推動者。鴻海教育基金會攜手台大IBM量子電腦中心、台灣量子電腦暨資訊科技協會等單位舉辦量子學習營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汪用和現場致詞,勉勵學生勇敢探索量子科技世界學生專注聆聽投入學習台大物理系管希聖教授為學生講解量子計算與量子電腦最新發展
2025/07/17
鴻海獎學鯨不只是獎學金  獎學鯨交流成長營為得主賦能與組建人脈
2025/07/15
鴻海獎學鯨不只是獎學金 獎學鯨交流成長營為得主賦能與組建人脈
【台灣台北–2025年7月15日】由鴻海教育基金會主辦的「2025 鴻海獎學鯨交流成長營」於7/12圓滿落幕,近百位獎學鯨得主齊聚一堂,學習與自己好好相處,也更有智慧地走向未來。 活動先由小花老詩老師所帶領的團動破冰開始,這一群有著相似背景卻完全陌生的得主們迅速拉近了距離,並分享了自己的興趣、專長,與人生目標,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彼此的真心朋友與珍貴人脈。 由於在現代社會中「會說故事的表達力」十分重要,因此基金會也邀請歐陽立中老師來引導學生思考:如何一開口就讓人記住你?如何說出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精彩的內容與演練讓學生收穫豐碩。 活動後半段,學生則被亞蒂絲老師帶入了情緒覺察與自我療癒的情境,認識來自夏威夷的療癒方法 「Ho’oponopono」,透過四句簡單卻有力的話語——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對潛藏在內心的創傷、自我懷疑與壓力進行和解與釋放。講師鼓勵大家任何時刻、任何情境,都可以以一顆願意懺悔、請求寬恕、真誠感恩、與充滿愛的心用這個工具作清理,幫助自己、幫助他人。 鴻海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汪用和表示,基金會一直致力讓「鴻海獎學鯨不只是獎學金」,希望透過交流成長營,為大家增能,也讓得主們互相串連而有更多的夥伴、更大的力量一路順利前進。2025的「鴻海獎學鯨 -- 大專碩博士生組」的甄選即將於民國114年8月11日開始接受報名至10月13日中午截止,9月15日前報名更有早鳥鼓勵而能有獲得精美小禮之抽獎機會,歡迎符合資格的學子們關注鴻海教育基金會臉書、IG社群,或至官網查詢「2025年鴻海獎學鯨」了解報名資訊。https://bit.ly/4nIgtIc
2025/07/15
鴻海教育基金會持續推動量子教育 台南高中量子師培營本週登場
2025/07/02
鴻海教育基金會持續推動量子教育 台南高中量子師培營本週登場
【台灣台北–2025年07月02日】鴻海教育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推動台灣高中階段的前瞻科技教育,於7月1日在台南市舉辦「高中量子師培營」。這是繼臺北、新北、桃園、臺中市等地的成功推動後,持續將師培營擴展至臺灣南部,實踐「量子扎根、教育先行」的核心理念。 量子科技被認為是繼AI熱後,引領未來的另一關鍵力量,無論是資通訊安全、醫療新藥、材料製造、金融風控......等各領域,都可望因量子科技而快速大幅進步,因此全球先進國家紛紛將量子科技列為國家戰略重點,也加速培育新世代人才。 然而,量子這門學問一向被視為艱深學科,普遍進入大學甚至研究所階段才接觸,但鴻海教育基金會深信,若要縮短產業與人才培育的落差,就必須提早在高中教育端進行舖陳,讓學生能夠提早理解「量子世界的語言」。但量子教育是否能進入高中課堂,教師的專業培訓顯得格外關鍵,因此鴻海教育基金會特別舉辦為期四天的師資培訓營,讓老師們了解何謂量子位元、量子疊加、量子糾纏、量子運算......等觀念,培養老師建立教學知能,以利老師們在校內帶領高中生接觸量子科技世界、開啟探索契機。 此外,鴻海教育基金會亦已出版《量子科技入門》與科普漫畫《量子危機》,逐步累積推廣量子教育的動能。基金會期盼透過多元形式的教材與資源,讓量子科技教育在校園中百花齊放,進而引領學生進入一個既親切可近、又充滿探索樂趣的量子世界。
2025/07/02
鴻海董辦暑期實習生擴大舉行 逾千份履歷申請僅1.7%錄取率
2025/06/12
鴻海董辦暑期實習生擴大舉行 逾千份履歷申請僅1.7%錄取率
逾268人挑戰財務金融組 科技創新組競爭最激烈 7月實習起跑挑戰鴻海14個單位【台灣台北–2025年6月12日】全球最大的科技製造平台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2025年董辦暑期實習遴選結果出爐!今年在超過一千份的申請文件中,總共有18位優秀學生進入正取名單,錄取率僅1.7%。本屆實習計畫更強調專業化,在「科技創新」、「企業形象」外,首次新增的「財務金融」,總共三大組別,提供實習生更深度的體驗課程,進一步強化鴻海未來人才儲備。 今年鴻海董事長辦公室暑期實習生企劃,總共收到1,069份履歷,其中「科技創新」組就有超過400份履歷挑戰申請,競爭最激烈。首次新增的「財務金融」組,開放申請後,也陸續268份海內外學生的申請,反映金融科技趨勢下,財務金融、企業管理、經濟系的學生,也勇於挑戰科技業職場環境。 鴻海科技集團人資長夏國安表示,「實習計劃已成為青年人才遇見鴻海文化的第一站。今年面談會首度移師內湖大樓舉辦,加入企業Showroom導覽及交流空間,藉由面試的機會,讓更多學生認識鴻海、了解鴻海。未來將持續以『找到人、選對人、留住心、搶得快』的策略佈局,深化實習生與企業之間的雙向連結,為公司儲備更多關鍵人才。」 董辦實習生正取18位學生,由三個組別面試團隊,經過嚴格遴選後,各自錄取6位所組成。今年錄取的學生經過書面審查以及多項線上測試,最後經歷分組團體結構式面試關卡後,才擠入1.7%門檻!今年有3位外籍學生脫穎而出,分別來自美國、泰國與印尼;此外,錄取的學校中,有兩成來自海外大學。 第三屆的董辦暑期實習遴選,目標是找具備理想、熱情和能解決問題(Debug)的人才,除了依各組別要求本職學能外,更重視對組織文化的認同。以鴻海人的核心價值「誠信、勤奮、敏捷」作為遴選評量標準之一,這類人格特質要求,這不僅是企業文化,更是行動準則,未來在日常實習工作,實習同學與團隊互動的重要基礎。 本屆面試官之一,鴻海中央法務廖偉翔資深經理表示,「今年面試實例應用模擬題難度很高,很考驗面試同學如何利用專業知識基礎,來應對陌生問題的思考靈活度,多數學生在跨領域商業知識應用,都展現很高的企圖心。」 「財務金融組」面試官,中央財務龔文霖資深協理認為,「看得出來學生準備都很充足,對集團文化、未來發展重點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當然,學生經歷不一,有些在表達上比較稚嫩,但對自我專業能力有信心,在面對問題時也會善用邏輯及專業知識來解決,這一點值得肯定!」 「本次科技創新組學生背景非常多元,包含來自台灣、美國、泰國等地的優秀人才,具備AI、電機、資工、系統工程等專業訓練,不僅技術基礎扎實,也能主動將自身能力與產業趨勢連結。多位學生提及生成式AI、智慧製造、電動車等主題,展現出對前瞻科技的關注與應用思維。」軟體研發中心劉燦廷經理對於學生也給予很高的評價讚許。 本屆董辦實習生企劃,預計從7月1日起,直到8月底,總共有14個鴻海內部單位參與,包括商用電動車中心、軟體研發中心、鴻海研究院等理工科為主的單位;另外,財金組實習生則會到策略投資、財務金融、會計、經管等財務核心單位歷練;企業形象組實習生則必須挑戰人資、法務、風險管理、企業溝通等單位。整個實習企劃,包含通識課程、第三方機構交流、電動車實作體驗以及董事長、策略長對談等。 鴻海在「分享、合作、共榮」核心價值理念下,希望透過開放多元的渠道,讓更多人瞭解鴻海,加入鴻海一起成長。因此在實習最後階段,成果分享會中,表現優秀的實習生,有機會獲得「預先聘書」,未來成為鴻海的一份子。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6/12
2025鴻海科技獎得主揭曉! 21位優秀碩博生脫穎而出 展現科技研究新能量
2025/06/06
2025鴻海科技獎得主揭曉! 21位優秀碩博生脫穎而出 展現科技研究新能量
【台灣台北–2025年6月6日】由鴻海教育基金會主辦的「2025鴻海科技獎」今(6)日揭曉,共有21位碩博士生脫穎而出,得主們來自臺大、陽交大、清大、成大、中央、逢甲與約翰霍普金斯等國內外頂尖學府,顯現了這個獎項競爭激烈,也展現了新世代科研人才的厚實實力與未來潛力。 今年徵件吸引逾百篇優秀論文申請,評審團由鴻海研究院以及相關領域高階主管與外部學者專家組成,從學術深度、技術能力、到創新性與未來應用價值等面向進行綜合評比,最終選出21件評審一致高度肯定的研究論文。 例如,在半導體領域,臺灣大學的呂育誠同學探討了二維材料場效電晶體在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中的應用潛力,從穩定性、操作速度、電路效能與功耗等角度進行全面分析,研究極具學術價值與前瞻性。 另外在數位健康領域,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李承益同學結合醫學背景與AI技術,運用多模態大型語言模型開發三維腦部影像報告自動生成系統,並設計臨床導向評估指標,有效提升報告內容的準確性與臨床可用性,展現跨領域整合與創新能力,具高度臨床應用潛力。 鴻海科技獎得主除可獲得新台幣25萬元研究獎勵金,亦可與鴻海集團內之業師以及學者專家進行交流對談,並有機會進入鴻海實習。歷屆得主均表示,除了高額獎勵金支撐了他們繼續追求研究夢想之外,與研究院等業師交流拓展了他們的視野,亦讓他們感到獲益良多,甚至也曾有得主因參與實習,而擴增了自己的研究能量,在實習期間產出了新的研究論文與成果。 鴻海教育基金會期盼透過鴻海科技獎,給予在研究路上孜孜不倦的科研新星肯定,鼓勵他們繼續勇於探索、深耕創新,讓科技研究成為推動人類社會持續進步的動力。 2025「鴻海科技獎」更多詳情,請參閱「鴻海科技獎」活動官網以及「鴻海教育基金會」官方粉絲團。 活動官網:https://www.foxconnfoundation.org/plan/technology_award/ 官方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foxconnscholarship/得獎名單:*依照姓氏筆劃排序
2025/06/06
鴻海星光計畫114學年課輔老師開放報名 邀您一起點亮弱勢孩子未來
2025/05/26
鴻海星光計畫114學年課輔老師開放報名 邀您一起點亮弱勢孩子未來
一對一客製化教學  陪伴弱勢孩子學業進步、翻轉人生【台灣台北–2025年5月26日】喜歡教學嗎?想幫助弱勢孩子什麼嗎?鴻海教育基金會現正開始進行2025年(114學年度)師資召募,邀請有愛心與耐心的朋友,加入「星光計畫」擔任一對一線上或實體課輔老師,協助來自弱勢家庭、學業落後的國中小學生學業進步、提升自信。 一堂課,不只是補救,而是讓孩子相信「我也可以」 鴻海星光計畫自2022年啟動,每年照顧數百名弱勢孩子下課後有地方可以去、有晚餐可以吃,還有人可以陪寫功課外,並提供一對一課業輔導,希望讓孩子在穩定的陪伴與客製化的教導下,改善習得無助,重拾學習動力。計畫實施三年來,有孩子說「考試終於及格了!」、「看得懂文章在說什麼了!」、「原來英文沒有這麼難!」、「以前最討厭數學,現在喜歡挑戰題目!」......一個個孩子拿到學校的成績進步獎,讓一對一老師也跟著開心:「真高興他不再害怕英文了!」、「他段考進步了二十分,我都嚇了一跳!」 彼此陪伴,孩子也悄悄改變了老師 而且,不只學生進步,連一對一老師也開始體會到「教學相長」的真義:「我原本以為是我在教學生,後來才發現,學生也教了我很多。」、「我覺得自己變得比較柔軟了,感覺學生讓我成為了一個更好的人。」、「以前我都認為是我自己很努力所以考上好大學,現在才知道,那是因為我很幸運生長在一個可以安心讀書的好家庭中而懂得感恩。」......這些感想說明了擔任星光計畫一對一老師,不只有付出,也會有收穫。 老師不是孤軍奮戰,星光計畫提供完整支持,確保教學品質 為了讓課輔老師能提供有品質的一對一輔導,星光計畫設計了一套完整的支持系統,從進入計畫前就有活潑的「相見歡」活動與學生建立感情,到開始教學後會有國文、英文、數學、心理等科目主題的師培課,還有督導會協助備課,以及隨時給予各種教學指導與鼓勵......種種的環節設計,都讓一對一老師可以感受到「不是一個人上陣、是有著堅強後盾」的溫暖支持。 這不只是一堂課,而是一段珍貴的旅程 誠摯邀請對教學有熱情的大學生、碩博生與社會人士加入「114學年星光計畫」課輔老師的行列,與我們一起攜手,讓弱勢孩子可以不受家境影響、距離限制,盡情學習。無論您是否有教學經驗,只要願意給予時間與真心,就可能成為翻轉孩子人生的天使 -- 一個視上學為畏途的孩子願意學習了、一個總是低頭沒自信的孩子知道自己也可以昂首挺胸了......這些改變的故事,未完待續,正等待您來寫。 這不只是一堂課,而是一場您與孩子彼此深刻的生命對話,一段您會留在心裡珍貴的生命旅程。加入星光計畫,成為點亮孩子未來的那道光。 💡即日起開放報名,至配對完成為止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UniDgMqXuhdEshbP8🔗 更多資訊請參考活動網頁:https://www.foxconnfoundation.org/plan/starlight圖:113學年度星光計畫相見歡活動台東場師生大合照。圖:課輔老師於相見歡與學生進行破冰活動,拉近彼此距離、建立情誼。圖:課輔老師於相見歡與學生一起進行線上課程實戰演練,為日後的課程建立默契。圖:學生於實體據點吃晚餐、寫功課後,使用電腦上線、進行一對一課程。圖:課輔老師至據點為學生進行實體一對一教學。
2025/05/26
鴻海攜手臺大推動「永續生態 里山學堂」打造永續教育基地 投入2千萬台幣研究自然碳匯 守護台灣生物多樣性
2025/05/22
鴻海攜手臺大推動「永續生態 里山學堂」打造永續教育基地 投入2千萬台幣研究自然碳匯 守護台灣生物多樣性
【台灣台北–2025年5月22日】響應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並在邁向2050淨零碳排的願景下,全球最大的科技製造平台服務公司—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與國立臺灣大學及台慶科技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宣布,攜手推動「永續生態里山學堂」計畫。鴻海預計投入新台幣兩千萬元,結合產學研資源,於公司總部大漢溪流域上游水源地,打造融合在地社區與企業ESG實踐的永續示範場域。 鴻海繼2023年宣布「永續海洋循環資源」專案,以海洋生態為目標,致力於海洋保育及環境教育推廣後,今年針對陸地生態系永續,再啟動「永續生態里山學堂」計畫,將自然碳匯、生物多樣性、永續教育的範圍,從海洋延伸到陸地。 此專案以「自然土壤碳匯」、「生物多樣性保育」、「永續教育基地」為三大主軸,將投入「自然土壤碳匯」前瞻性研究,導入生物炭與生質堆肥等自然為本技術,開發具在地適應性的土壤碳匯改良劑,實踐農業與環境共生的負碳方案。同時,將在桃園龍潭進行長期調查與物種復育,並清除入侵種、建立生物多樣性步道,提升在地生態系韌性。最後,將規劃環境教育基地,促進社區與下一代對永續議題的深度參與與實踐。 鴻海科技集團環保長洪榮聰指出:「身為全球電子製造業的領航者,鴻海積極投入減碳行動,從供應鏈管理到土地資源善用,助力社會投入自然碳匯研究。這是由優化科技製造走向負碳創新的重要轉型,實現自己的碳,自己種的理念。同時,藉由『里山學堂』永續教育基地,將鴻海的ESG核心價值落實於員工與社區的日常學習,並結合親子參與活動,深化員工與眷屬對生態保育的認同。鴻海將持續與產學研各界攜手,為台灣的永續未來投入更多資源與行動。」 本計畫總主持人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名譽教授蔣本基表示:「永續不能只是口號,需要科學佐證與在地實踐。我們結合臺灣大學各教授的專業學術,開展自然友善新技術,更重要的是,建置『里山學堂』環境教育基地,讓研究成果走入社區與學校。我們將整合碳匯研究與生態資料,設計出兼具教育性與體驗性的生物多樣性步道,使環境教育可以融入每個人都能參與的日常生活場景。」 針對自然碳匯的技術推進,子計畫召集人、臺大農化系特聘教授兼系主任許正一補充:「我們將結合生物炭與堆肥等自然為本的素材,發展出具備實際成效的土壤增匯技術,進一步建立碳匯改良劑,並開發土壤碳匯改良劑的即時監測技術,驗證自然碳匯的實效,為農業與環境雙贏鋪路。」 生物多樣性的復育亦是本計畫關鍵一環。臺灣大學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李培芬教授指出:「這項計畫不僅是基礎調查,更是復育與共生的開始。我們將進行長期的生態資料建置,針對瀕危物種復育、入侵種清除以及生態指標分析,建構讓大眾認識自然、理解棲地保育價值的開放式教室。」 鴻海科技集團投資新台幣2000萬元支持本計畫,預計將在三年內完成碳匯技術實證、生物多樣性資料庫建置、「里山學堂」課程開發與永續教育活動推廣,建立國內自然碳匯與生態教育場域新標竿。透過本次與臺灣大學團隊的跨域合作,結合科學研究、實地實踐與環境教育,「永續生態里山學堂」不僅是自然碳匯與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創新示範,更是實現企業ESG承諾與社會共好願景的具體行動。 鴻海科技集團秉持,企業的影響力不應僅止於經濟貢獻,更應成為推動社會進步與環境永續的重要力量。未來,鴻海也將持續以「永續經營=EPS+ESG」為核心,深化從山林到海洋的守護行動,攜手更多夥伴,共創淨零與生態永續的新典範。照片圖說:鴻海科技集團與國立臺灣大學及台慶科技教育發展基金會共同宣布,攜手推動「永續生態里山學堂」計畫。(左起)臺灣大學農化學系許正一特聘教授兼系主任、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蔣本基名譽教授、鴻海科技集團洪榮聰環保長、綠雷德創新股份有限公司施正仁董事長。照片圖說:鴻海預計投入新台幣兩千萬元,結合產學研資源,於公司總部大漢溪流域上游水源地,打造融合在地社區與企業ESG實踐的永續示範場域。啟動儀式上,(左起)桃園市洪揚才里長、綠雷德創新股份有限公司吳奇靜執行長、臺灣大學農化學系許正一特聘教授兼系主任、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蔣本基名譽教授、鴻海科技集團洪榮聰環保長、宏碁股份有限公司劉靜靜永續長、綠雷德創新股份有限公司施正仁董事長、中央大學環境教育中心李宗勳老師一同參與。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九十萬人。 2024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86兆元,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32名。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www.honhai.com。
2025/05/22
從離島到山區,AI走進偏鄉學校,帶孩子邁向新世界
2025/05/09
從離島到山區,AI走進偏鄉學校,帶孩子邁向新世界
鴻海教育基金會2025偏鄉國中AI研習營開放報名,陪孩子踏出科技第一步【台灣台北–2025年5月9日】被教育部列為特偏學校的南投北梅國中,一名學生在機器人比賽後激動得手不停顫抖:「校長,我的手不聽我的使喚,因為我太高興了!」校長朱珮芬回憶:「他滿臉驚喜,手真的抖到寫不出字。這是他第一次,覺得自己也能像都市孩子一樣,拿下冠軍,登上舞台!」 被列為偏遠學校的台中大安國中,雖然位處偏鄉,但近年來竟然有學生特別跨區前來就讀,「他的父母說他看到我們學校一個亮點,就是有機器人的一個社團。」教務主任蔡啟棠說。 孩子發現自己能贏、學校開始吸引人遠道前來,這些改變,都起因於鴻海教育基金會舉辦的「偏鄉國中AI研習計畫」。 鴻海教育基金會一直致力於推動科技教育,尤其希望弭平城鄉科技教育差距,因此自2021年起推動「偏鄉AI扎根計畫」,每年走訪十所偏鄉國中提供四小時的研習課程,帶領學生透過閱讀科普漫畫與實作自走車入門理解AI原理;之後還特別為孩子們舉辦驗收成果賽,給孩子一個表現的舞台;更輔導支持有意願的學校進一步成立相關社團,讓學生可以透過社團繼續精進學習與參賽磨練。這幾年,隨著「偏鄉AI扎根計畫」的推動,越來越多偏鄉學校看見孩子的學習動機被喚醒、眼神開始有光彩自信,人生的選擇也越來越開闊。 給他們機會,他們就能做到 「我們的學生不是輸在能力,是輸在沒機會。」這是許多偏鄉學校校長與老師共同的心聲。南投北梅國中學生林姿妤在上了鴻海教育基金會提供的課程後說:「我以為AI這種東西只會出現在都市而已,沒想到我們也可以接觸到!」而有機會接觸之後,有學生的天分被發現了,「我們有個學生就是因為有了社團才知道原來他對AI是有天分的,這在以前我們根本不會發現到,因為沒有機會讓他接觸表現啊!」南投仁愛國中黃聖家老師表示。 有孩子天分被發掘了而有很好的表現,也有孩子興趣被激發了,學習態度開始大轉變,南投北梅國中許智揚老師舉例指出:「我們有個學生國一時常常不到校上課,幾乎要中輟,把他拉來參加機器人社團後,他從一個講話不流利的孩子變成可以上台簡報,從對什麼事物好像都提不起興趣的孩子變成在乎每一場比賽,現在就蛻變成了一個成熟開朗、可以帶學弟妹學習的學長了。」 另外,因為鴻海教育基金會提供的一系列支持,南投北梅國中許碧蕙主任也看到孩子在升學與未來就業方向上的改變:「以前很多孩子只會想到餐飲、美容這些方向,但現在他們覺得自己也可以選擇念電機、資訊類科了,讓他們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選擇了。」 讓研習打開孩子對未來的想像 以往對偏鄉孩子來說全然陌生且遙不可及的世界,如今即將熱情迎接孩子踏入!2025年偏鄉國中AI研習營現已開放申請。如果您是偏鄉國中的校長或老師,舉辦研習課程的這四小時,可能就會是您改變孩子一生的四小時,因為他們對未來的想像與對自己的期待都因此而不同了。 誠摯邀請全台偏遠地區的國中,一起讓孩子走近科技、理解科技,從中發現自己的潛能,看到自己更廣闊的未來。 ✦ 申請對象:教育部認定之偏遠地區國中 ✦ 報名截止:114年5月30日(星期五)17:00止 ✦ 課程時間:2025年9~10月間安排(4小時,含實作+漫畫教材導讀) 讓孩子「相信自己做得到」,從您的申請開始 一堂課,讓孩子第一次接觸AI; 一場研習,讓師長看見學生的熱情與潛力; 一封申請信,將是孩子邁向未來的一個轉捩點。 您來申請,我們來支持,孩子的夢想,就從這裡開始動手實現。 🔗簡章與報名方式: https://www.foxconnfoundation.org/plan/aicamp/圖:2025偏鄉國中AI師培營來自全台各地偏鄉國中老師齊聚一堂,為今年課程預做準備。圖:宜蘭南澳國中參與2024偏鄉AI研習營圖:南投鳳鳴國中學生參與2024偏鄉AI研習營,開心學習,展現對科技的熱情。圖:嘉義義竹國中學生參與2024偏鄉AI研習營,體驗自走車組裝與程式設計。圖:綠島國中學生參與2024偏鄉AI研習營,在動手操作與團隊合作中體驗科技的樂趣。圖:南投仁愛國中學生積極參與AI賽事,展現實作能力與學習成果,榮獲多項佳績。圖:南投北梅國中學生在AI挑戰賽中全力以赴,靠著努力與創意完成自走車任務。
2025/05/09
讓夢想頻率被世界聽見 鴻海教育基金會榮獲聯經人文企業獎
2025/04/28
讓夢想頻率被世界聽見 鴻海教育基金會榮獲聯經人文企業獎
「獎學鯨」計畫八年耕耘讓弱勢學生的人生多一種可能【台灣台北–2025年4月28日】鴻海教育基金會以長期推動的「鴻海獎學鯨」計畫,榮獲第二屆聯經人文企業獎「社會關懷獎—卓越獎」。該獎項由聯經出版與聯經基金會設立,肯定致力實踐人文精神與社會關懷的組織。主辦單位指出,鴻海教育基金會長年扶助清寒學子,兼具規模、深度與制度設計,展現人文關懷的行動力。 鴻海教育基金會自2017年起開辦「鴻海獎學鯨」計畫,目標為協助家境清寒但有志求學的學生能持續升學、不因家貧中斷學業,以讓這些清寒學生有朝一日能靠教育脫貧。計畫開辦至今,已投入逾3.3億元,幫助超過一萬名國小至碩博士學生,2025年預計再發出獎助學金4,300萬元,支持2,000位以上學子穩定求學。計畫採多元補助方式,國小至高中由學校提報與代管經費,大專以上學生則可自行申請,補助金額最高達五萬元。 不同於傳統獎助學金僅止於金錢補助,鴻海獎學鯨強調系列支持,從「贈送魚」到「提供釣竿」再到「串聯資源」。基金會為大專與碩博士得主舉辦實體成長營,課程涵蓋理財、創業、心理素養與AI應用等實務內容;國中小與高中學生則透過激勵分享會為孩子建立信心。歷屆得主也可加入Facebook與LINE社群,形成跨校跨科的人脈支持圈,互相交流與扶持。 同時,基金會更與鴻海集團及多家知名企業合作,包括鼎泰豐、雲朗觀光、一之軒......等,提供獎學鯨得主優先面試機會,讓得主有更多機會登船啟航,將教育扶助延伸至就業支持。 由於鴻海「獎學鯨」的取名,一方面是符合「鴻海」的意象,一方面也是因為傳說有種鯨魚的聲音頻率難以被同類察覺,但仍奮力發聲,希望被世界聽見」,因此在頒獎典禮上,基金會執行長汪用和指出:「對這些清寒家庭而言,貧窮不是形容詞,而是每天都在經歷的現在進行式。我們希望這些經濟艱困的孩子,不會因為家境而限制了發展,希望他們能破浪前行、勇敢逐夢。」她也呼籲更多企業加入支持行列,與基金會一同給予這群抗壓性強、堅韌努力的得主更多的發展機會。 多年來,鴻海獎學鯨改變了許多學生的命運,有人因得到獎學鯨得以暫停打工、專心學習考取研究所後,現在在人人稱羨的大企業工作,也有人被迫離開育幼院必須自立生活時,就是靠獎學鯨挺過疫情困境,也有人因為受到獎學鯨的肯定而重拾自信,成為了企業了中堅幹部......,這些真實的一個個人生被翻轉的故事,是鴻海教育基金會持續前行的動力。 此次獲獎,是對鴻海基金會理念與實踐的肯定,也彰顯民間力量在推動教育平權上的重要角色。未來,基金會將持續陪伴更多孩子勇敢前進,期盼讓每一個夢想的頻率都能被世界聽見。
2025/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