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鴻海首度發布供應商責任報告書 持續推動價值鏈永續願景
2024/07/24
鴻海首度發布供應商責任報告書 持續推動價值鏈永續願景
 台灣企業首本供應商報告書 鴻海攜手超過1萬家供應鏈夥伴朝ESG目標邁進 【台灣台北–2024年7月24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在「鴻海夥伴月」ESG主題月,於公司成立50年之際,發布鴻海第一本「供應商責任報告書」,這也是台灣企業界首次針對供應商調查發布報告書,代表鴻海在推動供應鏈永續發展和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決心。此報告書,未來每年第三季定期出刊,將成為鴻海超過1萬家供應商,每年ESG推動成果的成績單。 鴻海科技集團劉揚偉董事長表示,「鴻海肩負的責任不僅僅是追求共同經濟利益,對環境保護和社會責任的守護與推動,更是我們對未來世代EPS+ESG永續經營承諾。此次發行台灣第一本供應商責任報告書,宣示著我們永續願景推展至供應鏈的決心。我們將持續攜手供應鏈夥伴們一同深化永續實踐。」 鴻海「供應商責任報告書」不同於「永續報告書」,更專注於集團供應鏈夥伴的成果,參考21項國內外評比以及供應鏈相關指標,全面揭露鴻海在永續供應鏈的投入與績效。其中,今年中央採購及中央半導體採購單位,依總採購金額、重大供應商、採購類別、淨零碳夥伴等篩選標準,重點初步盤查204家供應商資料,同時與外部顧問針對其中16家供應商進行實地審查,以提高報告書的可信度。 為了有效管理永續風險,鴻海也首次建立供應商ESG問卷,分成E、S、G面向共32項議題,以滿分5分為評量標準,評估供應商的永續實踐及風險暴露程度,確保供應商符合鴻海的永續標準。今年整體供應商E、S、G領域,分別拿到4.07分、4.66分、4.61分。同時總共有210家供應商,發現缺失共1,700 項,後續已透過稽核系統追蹤,要求供應商在限期內提供缺失改善計劃及措施。 鴻海在2024年淨零排放目標通過SBTi批准,同時也正式成為RE100會員,目前已有明確的淨零碳排放路線圖和綠電使用目標。後續在供應鏈的推動也更顯重要,「供應商責任報告書」詳細說明鴻海對供應商淨零排放的政策要求,也揭露初步成果,透過供應商ESG管理平台,推動淨零碳管理月度績效評價,2023年累計150家重點管控供應商完成,未來會再持續擴大。 此外,報告書也提到,鴻海在供應商合約中,也明確ESG要求,透過年度績效排名和稽核輔導,激勵供應商提升ESG表現,對績效優異的供應商給予獎勵,對績效較差的供應商減少訂單或限制使用。鴻海也會透過循環機制:評鑑認證、績效監控、稽核輔導與優獎劣汰四大階段落實供應鏈管理。 鴻海歷經半世紀的發展後,目前在全球各地總共有 205 個廠區和辦公室,分布在 24 個國家地區,季節性高峰約有 90 萬名員工,並與超過1萬家供應鏈夥伴合作。未來希望透過這本「供應商責任報告書」,凝聚供應鏈上的夥伴們,藉由明確的管理規範、公開透評鑑考核、可落實的推動路徑,共同朝向「EPS+ESG=永續經營」的目標邁進。 完整報告書內容請點選「供應商責任報告書」。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約九十萬人。 2023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16兆元,並名列《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27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2024/07/24
富士康深耕河南從新再出發 加速推進 3+3 新事業投資
2024/07/24
富士康深耕河南從新再出發 加速推進 3+3 新事業投資
重點佈局新能源汽車試製中心、固態電池領域 打造全球高端製造產業鏈   【中國大陸·鄭州-2024年7月23日】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旗下富士康科技集團,同河南省政府簽署《河南省政府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加快推進新事業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在鄭州舉行。 根據協議,河南省政府支持富士康在鄭州建設新事業總部。富士康將充分發揮自身在智慧製造領域核心競爭力,以及在全球範圍內的技術儲備和產業鏈資源優勢,加快推動電動車整車、儲能電池、數位健康和機器人產業落地,聚焦河南,打造全球高端製造產業鏈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生態圈。 聚焦 3+3 戰略 打造全球核心基地 近年來,鴻海科技集團積極發展 3+3 新事業,並展開全球佈局。設立於河南鄭州的富士康新事業總部,即是該集團在中國大陸發展新事業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此次戰略合作,重點聚焦集團3+3 戰略產業轉化落地,即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 AI、半導體、新世代移動通信三項新技術領域為發展重點,在制定發展規劃、核心技術研究、產業投資統籌管理、產業落地、市場開拓和客戶開發、關鍵人才和專業人才集聚培養、產業生態系打造等領域積極合作,共同努力將富士康新事業總部打造成為全球創新和產業佈局的核心基地和重要標桿。 為此,富士康將在鄭州投資建設新事業總部大樓,承載新事業總部功能。項目一期選址位於鄭東新區,建築面積約 700 公畝,總投資約 10 億元人民幣。主要建設總部管理中心、研發中心和工程中心、戰略產業發展中心、戰略產業金融平台、產業研究院和關鍵人才中心、營銷中心、供應鏈管理中心等七大中心,將為富士康在大陸實施 3+3 戰略提供產業資源、技術力等相關支持。 瞄准高端製造 富士康 3+3 落戶航空港 圍繞 3+3 戰略的落地實施,富士康近期將在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重點佈局電動車試製中心、固態電池等項目。 電動車試製中心項目將規劃建設國際一流的電動車示範產線,依託先進性、先試性、先行性發展策略,打造向海內外知名汽車品牌提供製造服務的展示平台和整車領域的世界級燈塔工廠,為後續電動車量產打下堅實基礎,目標是將鄭州航空港建設成為富士康電動車的核心生產基地。 固態電池項目方面,將緊跟產業發展趨勢,充分發揮富士康長期積累的技術優勢,秉承「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在鄭州航空港佈局發展固態電池產業,重點打造固態電解質、半固態及全固態電芯研發和生產製造。 2023年2月至4月,富士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在短短60多天時間三度訪問河南,承諾要在河南再造一個新富士康。在去年4月25日舉行的富士康新事業總部揭牌儀式上,富士康宣佈將持續深耕河南,實施 3+3 戰略,把鄭州基地打造成富士康全球創新和產業佈局的核心基地和重要標桿。 據悉,自2010年入駐鄭州以來,富士康與河南不斷深化合作,攜手並進,取得豐碩成果。2023年,富士康鄭州科技園產值再創新高,實現“十二連增”,助推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外貿進出口規模躍居全國第一。 為提升員工職業發展能力,富士康教育平台引進多所優秀院校資源,涵蓋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教育,助力員工實現學歷提升,幫助許多農民實現了向產業工人,以及高技能人才的轉變。這些高技能人才流轉至全省各地,為河南企業發展、產業興旺作出了貢獻。
2024/07/24
展現AI未來無限可能 鴻海研究院AI NExT Forum登場
2024/07/23
展現AI未來無限可能 鴻海研究院AI NExT Forum登場
量級AI專家齊聚  AI 2.0、AI+時代改變產業智慧 運算力取代組織人力成企業規模新定義 效率及能耗將是AI發展關鍵 【台灣台北–2024年7月23日】鴻海研究院今(23)日舉辦「AI NExT Forum」,為歡慶鴻海成立50周年,今年的論壇特別以「鴻海50年•智慧新紀元:生成式AI與未來創新」為主題,邀請多位國內外重量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總共吸引964位線上線下觀眾參與。探討議題從AI 轉變到2.0時代的變化,到效率與能耗對生成式AI發展的瓶頸,企業規模將由運算力重新定義等,論壇中鴻海也首次對外同步揭露集團三大平台在AI運用的階段性成果。 AI進入AI 2.0時代  運算力大小代表企業規模 在「AI NExT Forum」開場的專題演講中,鴻海研究院諮詢委員,同時也是零一萬物CEO及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點出,生成式AI是有史以來最具顛覆性的科技革命!他強調,「生成式AI已經進入AI 2.0時代,並將重新定義產業智慧化。最大的差別是AI能夠做的事情,已經從AI 1.0時代的單一任務AI,演進成透過全球的數據及多模態訓練的模型,能夠通用的回答任何問題、通用的生產任何的內容、甚至執行過去只有人類能夠做的分析及推理的AI。」 李開復博士進一步表示,「AI 2.0已通過經典的圖靈測試,正在以迅速的步伐邁向通用人工智慧、具備高IQ、成為人類史上最重要的生產力提升工具、並迎來人工智慧助理時代,徹底改變使用者介面和商業模式,成為最偉大的平台革命,並創造比行動網路時代多10倍的價值。」企業CEO對於組織的期望不應該只是增加一個新的助手,而是希望公司能夠掌握大模型技術,並用公司內部的數據把它變得更強大。 效率與能耗 生成式AI大模型普及的關鍵 大型生成式 AI 模型,如文本生成的ChatGPT和圖像生成的Dall-E,是推動最近 AI 發展的關鍵因素,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影響。然而,大型生成模型通常需要使用數萬億個Token和數千億個參數進行訓練,導致了巨大的運算資源和能源消耗。 IEEE Fellow澳洲蒙納士大學資訊技術學院教授蔡劍飛表示,「引領人工智慧發展的生成式 AI 大模型,目前智慧的進一步提升主要依靠提升規模,用更大的模型,用更多的資料。無數的中小企業、無數的科研院校、無數的個體開發者、及研究人員,難以應對大型生成模型所帶來的巨大的計算資源要求。如何使廣大的中小企業、個體開發者和研究人員參與到生成式 AI 大模型發展中是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從AI到AI+ 人類與大型語言的協作 將對產業帶來嶄新機會 台大拔萃講座教授,也是IEEE Fellow,現任國立台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鄭文皇強調,人工智慧的發展已從大模型的AI時代進化到智能體(AI Agent)的AI+時代。智能體不再是遵循預定規則的靜態應用程式,而是能夠利用大模型持續學習、自我提升,並靈活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和情境。 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所古倫維研究員也同樣表示,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協作正在重新定義工作方式,最新的人類與LLM協作技術結合人類的創造力、判斷力以及LLM的精確和高效,進一步提升了技術的實用性,在可預見的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將可輔助人類帶來更高的生產力和創新能力。 鴻海研究院攜手集團三大平台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與創新應用 鴻海如何運用生成式AI加速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及智慧城市的應用,也是業界矚目的焦點,今年的論壇中,鴻海科技集團三大平台的相關主管,也對外分享目前階段性研究成果。 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研究員詹念怡表示,研究院與香港城市大學合作提出的用於自駕算法閉環測試的智能模擬代理器 (BehaviorGPT),獲得2024 Waymo Sim Agents Challenge 第一名,模擬自動駕駛系統中的代理行為,通過虛擬仿真環境快速且安全地評估規劃模組能力 ,可協助更高階自駕算法的發展。 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廖宜斌研究員則強調,研究院在AI與自動駕駛領域投入大量人力,從基礎模型以及算法核心精進技術,每年發表多篇國際期刊與頂級會議論文,研發成果受到世界級的肯定,終極目標是以多模態語言模型做為三大平台的基礎模型,支撐集團內部各式應用。 智慧製造領域,本次由鴻海中央智能製造總處/智能製造平臺賦能事業處、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博士江侊紘上台,在論壇中他介紹鴻海如何以MFG AI與GenAI先進技術為核心構建的創新應用,打造跨世代的AI智慧工廠。MFG AI與GenAI技術在鴻海AI智慧工廠中的深度融合,將幫助鴻海實現個性化定制與大規模生產的完美結合,為全球客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和產品。 鴻海智慧駕駛工程處處長楊昌樺分享鴻海利用NVIDIA的車用運算平台,以AI的能力,即時分析用路環境畫面,這項技術可以應用到導航輔助駕駛系統上,即使是面對路上不常見的目標,如不規則型態的車輛、各種姿態的行人、道路邊施工、分隔島、圍籬等元素,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不同的天氣限制下,車用AI都可以有所對應,更加確保駕駛、乘客、行人的安全。 鴻海智慧城市平台處長郭錦斌親自登台展示,鴻海的CityGPT生成式AI的成果。他強調,鴻海憑藉其50年的軟硬體整合實力,將在智慧城市裡擔任頂層整合商,致力於解決城市資訊孤島的問題,建設一個跨領域的神經中樞平臺,為城市民眾、企業與政府機構提供智慧服務。未來將以軟體帶動硬體,推動智慧城市產業鏈,迎接生成式AI浪潮。其智慧化方案包括CityGPT平臺和智慧應用,以及電動車智慧設備和算力中心的硬體代工。鴻海致力於通過GenAI平台互動,分享商業利益,帶動中小業者與在地商家,形成共贏的產業生態圈。 AI主題論壇夯  參與人數盛況空前 以AI為主題的「AI NExT Forum」,今年獲得產官學研各界人士的熱烈響應,線上及實體活動超過964人參加,參加的產業以資訊科技、學生、及教育/研究單位佔了參加人數的55%,這場論壇不僅為與會人員揭示AI 2.0時代正以前所未來的速度改變人類的工作與生活,也將為產業智慧化與企業組織帶來重大的衝擊,各行各業都應該以「AI First 」的全新思維擁抱AI科技,同時掌握大型語言模型的技術,並運用企業資內部的數據,讓AI成為專屬的企業級大腦。 關於鴻海研究院 鴻海研究院的成立,是鴻海科技集團邁向F3.0轉型升級之路的重要發展策略之一。研究院下設五大研究所及實驗室一間,每個研究所以平均40位尖端技術研發人才的編制,專注於未來3~7年的前瞻技術研發,強化鴻海技術與產品創新,讓公司從過去的「勞力密集」升級至「腦力密集」,也為鴻海科技集團「3+3」的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https://www.hh-ri.com/。
2024/07/23
鴻海研究院 2024 AI NExT Forum  7/23 盛大登場   重量級AI專家與會  揭示生成式AI最新趨勢及模型訓練新篇章
2024/07/16
鴻海研究院 2024 AI NExT Forum 7/23 盛大登場 重量級AI專家與會 揭示生成式AI最新趨勢及模型訓練新篇章
【2024 年 7 月 16 日,台北】鴻海研究院為歡慶鴻海公司成立50周年,將於7月23日在集思台大會議中心舉辦「AI NExT Forum」,今年論壇特別以「鴻海50年•智慧新紀元:生成式AI與未來創新」為主題,邀請包括零一萬物CEO兼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澳洲蒙納許大學資訊學院教授蔡劍飛等多位國內外重量級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生成式AI技術在圖像、語言處理等方面的突破,並與外界說明這些前瞻科技將如何改變未來的生活與工作模式。此外,鴻海研究院以及負責智慧製造、智慧駕駛、智慧城市等平台的部門主管,屆時也會陸續上台,分享鴻海在此三大平台的最新研究成果與創新應用。 重量級AI專家與會  揭示生成式AI最新趨勢與大型模型訓練挑戰 鴻海研究院諮詢委員,同時也是零一萬物CEO及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將在今年論壇中發表「生成式AI:有史以來最具顛覆性的科技革命」專題演說。身為全球知名AI專家,入選TIME時代雜誌2023年全球25位AI領袖,李開復曾任職於Apple、Microsoft、Google。於2009年創立創新工場,並於2023年創辦大模型獨角獸公司零一萬物。 人工智慧這幾年在技術上有重大的突破,包括用於文字生成的 ChatGPT 和用於影片生成的 Sora 等大型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不僅加速企業及組織人工智慧的應用,同時也對社會和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然而,大型生成式模型通常需要使用數萬億個Token和數千億個參數進行訓練,導致了巨大的運算資源和能源消耗。隨著大型生成式人工智慧模型規模的不斷擴大,如何使訓練的過程更加高效節能,並且可即時應用在辦公室、智慧工廠、金融及醫療等各場域,訓練和推理的效率變得更加重要。 因此今年的論壇特別邀請到ScholarGPS全球前0.05%的頂尖學者,也是IEEE Fellow的澳洲蒙納許大學資訊學院教授蔡劍飛,發表「Improving Efficiency of Large Generative AI Models」主題演說,分享他的團隊如何更有效率的訓練大型生成式AI模型,並減少能源的消耗成果,同時也將分享研究遇到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鴻海研究院將攜手集團三大平台發表最新研究成果與創新應用  如何運用生成式AI加速智慧電動車、智慧製造及智慧城市的應用,是業界矚目的焦點,今年的論壇也將揭示鴻海研究院與集團三大平台的最新研究成果: • 鴻海研究院:將由鴻海研究院人工智慧研究所詹念怡及廖宜斌兩位研究員分享,如何透過增強感知模組的穩健性和對規劃模組的閉環模擬測試,全面提升自駕車AI算法的安全性;以及介紹大模型技術如何提升Agent的主動感知和決策支持,加強自駕車或機器人的環境感知能力。 • 智慧電動車平台:將由鴻海智慧駕駛工程處處長楊昌樺博士分享鴻海如何利用視覺和AI技術推動智慧電動車技術,包括先進的視覺感測器偵測環境、AI在路徑規劃中的角色,以及NVIDIA AI算力在Level 2+公路導航駕駛中的應用。 • 智慧製造平台:將由鴻海中央智能製造總處/智能製造平臺賦能事業處、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博士江侊紘介紹,如何利用MFG AI及GEN AI先進技術融入進未來的智能製造,打造更智能、更靈活的智能製造系統。 • 智慧城市平台:將由鴻海智慧城市平台處長郭錦斌展示,如何透過鴻海的CityGPT生成式AI,無縫打造新一代智慧城市,重塑城市生活體驗。   論壇7/23震撼登場 即日起開放報名 日期:2024/07/23 (二) 09:30-17:00 (09:00 開始報到) 地點:集思台大會議中心B1國際會議廳(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85號) 為讓更多的產業界及學術界同仁能夠參與這場AI盛會,今年論壇形式採實體及線上混合模式,即日起開放報名,現場座位有限,論壇結束後將舉辦線上及線下抽獎活動。有關論壇及報名訊息,請造訪https://accu.ps/gLjRdo。   關於鴻海研究院 鴻海研究院的成立,是鴻海科技集團邁向F3.0轉型升級之路的重要發展策略之一。研究院下設五大研究所及實驗室一間,每個研究所以平均40位尖端技術研發人才的編制,專注於未來3~7年的前瞻技術研發,強化鴻海技術與產品創新,讓公司從過去的「勞力密集」升級至「腦力密集」,也為鴻海科技集團「3+3」的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
2024/07/16
鴻海前瞻技術傳捷報 研究院量子成果獲國際期刊PRL刊登
2024/07/08
鴻海前瞻技術傳捷報 研究院量子成果獲國際期刊PRL刊登
全新的量子斷層掃描技術RGD演算法 有效揭開量子態神秘面紗   【台灣台北・2024年7月8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旗下,鴻海研究院前瞻技術研發再度傳出捷報!量子計算研究所所長謝明修、副研究員徐銘鍵、中央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馬里蘭大學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獲國際頂級物理期刊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物理評論快報,簡稱PRL) 所刊登。 物理評論快報由美國物理學會自1958年起開始出版,刊登包含諾貝爾獎級別在內的開創性研究成果,自2011到2023年,連續超過10年頒發之諾貝爾獎(11個物理獎、2個化學獎),均奠基於諾貝爾獎得主在PRL發表的研究成果。 鴻海研究院表示,獲得刊登之研究為 Quantum State Tomography via Nonconvex Riemannian Gradient Descent (非凸黎曼梯度下降法之量子斷層掃描),其貢獻在於使量子斷層掃描的技術實現更有效率。此研究探討的主題是量子態重建技術,因為量子電腦效能雖然強大,但容易受噪訊影響,只有將噪訊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以下,才能展現量子電腦強大的實際能力,因此量子態的信號去噪或錯誤更正便極為重要。 量子態即為系統所具備的量子狀態,經由一些方法步驟所產生,像是經由實驗過程或是量子電腦操作下,得到中間或最終產物的量子態,以便後續做一些應用或是產生結果。不論是何種來源,製作量子態一般經過複雜的過程,如何知道這就是研究要的結果?因此藉由計算得到其正確的數學描述,以驗證量子態的正確性,便顯得重要,而這些糾錯或驗證都需要量子態的重建技術。 量子態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無法直接得知,只能得到某些條件下的測量結果。所以Quantum State Tomography (量子層析;又稱量子斷層掃描)應運而生,透過量子斷層掃描實驗蒐集結果,並且依同樣的步驟重複好幾個不同的方向,藉由蒐集到的測量結果,在演算法的操作之下,讓我們可以反推量子態的正確描述。 圖示說明:新的演算法做量子斷層掃描可縮短反推出多量子位元情況的量子態所需時間,提高驗證與糾錯的效率。  數學上,量子態可以用矩陣來描述,用以描述量子系統的狀態。其矩陣大小會隨著量子位元數(假設為n 個),指數成長為高維矩陣(2^n×2^n)。因此使用量子斷層掃描計算得出量子態,隨著量子位元數增加,所需蒐集的測量方向及結果將會指數成長,同時,要利用演算法正確解出量子態,所耗費的計算時間也隨之大幅增加,這將不利於量子斷層掃描的實用性。 本次研究工作提出新的演算法做量子斷層掃描,目的在解決時間複雜度的問題。由於多數研究使用的實際系統,描述量子態的矩陣為非任意矩陣,因此可以利用矩陣的某些特性,讓本次研究使用的 Riemannian Gradient Descent(黎曼梯度下降法;簡稱 RGD)演算法,相較於以前的演算法,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使得反推出多量子位元情況的量子態所需時間大幅降低,讓驗證及糾錯可以更有效率的應用到多量子位元系統。
2024/07/08
鴻海成立第50年再獲亞洲最佳企業雇主肯定
2024/07/06
鴻海成立第50年再獲亞洲最佳企業雇主肯定
創新ESG/DEI策略提升員工幸福感 科技業首創員眷照護網再升級 【台灣台北–2024年7月6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推動ESG/DEI成果再獲肯定,今年贏得「HR Magazine」所頒發的「亞洲最佳雇主」獎項,這也是鴻海第二次獲得此肯定!此榮譽彰顯鴻海創造良好工作環境和提升員工幸福感方面的卓越成就,以及近年在「ESP+ESG=永續經營」的理念中,致力於打造多元、平等、包容且可持續的工作環境方向,符合第三方機構的評鑑認可! HR Asia的評選過程,透過T.E.A.M.全面評估模式問卷、線上會議訪談等綜合評比。結果顯示,鴻海在核心(CORE)、自我(SELF)和群體(GROUP)三大方面均獲得高分,顯示出員工對企業的高度認同。員工在對企業的敬業程度,更是鴻海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獲得此殊榮的關鍵。 鴻海科技集團夏國安人資長表示,「鴻海透過定期參與多元外部機構的評選,希望能藉此檢視公司在推動ESG的方向與成果,讓我們能夠『好,還要更好』。這次獲獎,意味著團隊在打造DEI (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多元共融的努力,再次被外界肯定,也符合業界趨勢方向。」 鴻海今年已邁入成立50年,歷經半世紀的發展後,目前在全球各地總共有205個廠區和辦公室,分布在24個國家地區,季節性高峰約有90萬名員工,基於不同文化、種族、法律規範下,建立多元共融的職場環境,深具挑戰。隨著新冠疫情解封,鴻海公司近年在全球各地廠區,持續不斷辦理多元的員工團康活動,從美國廠區的欣賞全日食以及感恩節活動、歐洲廠區的Street Food Festivals員工美食節、中國大陸廠的職工運動會、越南廠區的插花以及選美競賽,再到台灣地區的棒球家庭日等。這些活動也透過不同社群渠道,對內、對外宣傳,除建構企業精神外,也能讓員工、眷屬、甚至其他利害關係人能多了解公司的發展和工作環境。 鴻海從企業核心著手,2023年建構「誠信、勤奮、敏捷、分享、合作、共榮」六大核心價值,優化僱主形象、薪酬福利、廣攬/培育人才、員工體驗等面向,完善人才永續發展策略。除了由上而下,確立頂層HR策略外;同時也擴大傾聽員工心聲的管道,收集由下而上的反饋,解決最基層員工的問題。近期鴻海完成首次永續敬業度調查,近1萬8千名員工參與,挖掘出鴻海人的心聲與期望,調查發現整體永續敬業度為82%,其中在組織效率面向有較高的認同度。 為了落實人才培育發展,鴻海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渠道,確保員工持續進步,每位員工平均接受75小時的線上培訓,強化各員工能力缺口,達成永續人才培養。除了規劃全集團的培訓體系外,更攜手知名管顧公司,為高階主管開設工作坊,強化領導力、人格特質與邏輯力,實現企業與員工共同成長的雙贏局面。另外在員工健康方面,集團為每位同仁提供價值2萬5千元新台幣的全套健康檢查服務,每年還會投入3,000萬用於員工運動和健康活動,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 除了對員工本身的照護,在員工眷屬的福利與照護,也是鴻海公司持續投入的重點。自2019年開始針對0到6歲的兒童,鴻海推出了全台首創的育兒津貼計劃「零到六歲公司養」,已累計發放近4億元,受益家庭超過5,000個。今年更啟動鴻海養身照護中心計畫,打造一個給員工年邁家人使用的照護中心。過去公司幫助同仁們的小孩安心長大,未來也會照顧員工家中的長輩們,要讓每一位在鴻海服務的同仁夠放心工作、享受生活。 如同鴻海科技集團的ESG願景,科技開啟智慧生活,用心造就永續發展,攜手共創美好未來。鴻海再度獲得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的肯定,未來也會持續建構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創造一個尊重並支持每位員工發展的工作環境,真正體現企業分享合作共榮的精神。                                                                                                                                                                                                                                                                                                                                                                                                                                                                                                                                                                                                                                                                                                              
2024/07/06
鴻海2024董辦實習生報到 體驗企業形象與科技創新多元課程
2024/07/01
鴻海2024董辦實習生報到 體驗企業形象與科技創新多元課程
海內外16位學生擠進2%門檻 展開鴻海核心單位實習 表現優異者可獲預聘 【台灣台北–2024年7月1日】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2317),在公司成立50週年之際,為培養更多下一代科技人才,讓年輕學子深入了解科技公司實際運作情形,決定擴大舉辦「董事長辦公室暑期實習生計劃」。2024年除了增加實習名額,更設立了「企業形象組」與「科技創新組」兩個組別,提供更專業的實習課程。今年總計錄取16位實習生,在7月1日正式展開為期兩個月的實習挑戰。 鴻海科技集團夏國安人資長表示:「過去鴻海因為代工產業特性的緣故,公司內部運作情形,對外界而言較為神秘不透明。近年來在DEI(Diversity, Equity and Inclusion)多元共融的國際趨勢下,職場環境除了多元,更講究開放溝通。同時,我們也發現科技女力正在蓬勃發展中,對於過往製造代工多為男性的趨勢已在改變,鴻海也需致力營造多元平等友善的職場環境。去年我們建立董辦實習生制度,就是希望創造多樣化的管道,讓更多年輕一代未來優秀人才,有機會了解鴻海,進一步加入鴻海,也能為永續經營打下良好的基礎。」 已經邁入第二屆的鴻海「董事長辦公室暑期實習生計劃」,從三月開放申請後,總共收到來自台灣及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印尼等地,將近700名學生踴躍申請,報名人數較去年增長40%。最特別的是,打破一般人對挑戰科技公司實習生的刻板印象,今年鴻海董辦暑期實習生報名的學生中,「女性」以及「非理工」比例反而高於「男性」和「理工」類別。在經過書面審查、實際面試等後,總共16位學生獲得實習資格,錄取率約為2%。 在面談階段,面試主考官由鴻海5大中央核心單位所組成,採團體面談,並依照「專業知識」、「核心價值」、「邏輯表達」、「創新思維」、「儀表態度」等五大構面進行評選標準。除了現場出席面試之外,更有同學遠從美國、加拿大等地,連線鴻海總部參與線上面談,爭取實習機會。 今年度面試官之一,鴻海投資人關係部方文妍資深經理認為,「今年參與暑期實習面談的候選背景多元,面談過程中,不論是個人題,或是團體情境題,都感受到大家的積極度,展現出個人強項,爭取有限的名額。」 政府關係部陳顥仁參事表示,「和去年相比,今年候選實習生在專業問答上,都更有想法,對於實習也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事前的面試準備,大多都做足了功課,包括對於鴻海的基本瞭解、公司3+3發展策略、社群網站的經營現況,事先都有研究。」 由於鴻海科技集團的決策核心-董事長辦公室,所涵蓋的中央單位複雜且多元,為讓實習生能更深入認識鴻海,了解不同領域的專業內容,今年首次區分不同領域的組別。其中,「企業形象組」將深入鴻海中央核心運作地帶,體驗包括利害關係人的溝通、環保政策的推動、職場照護網絡的運作等,探索鴻海格局與視野;另外,「科技創新組」將走進鴻海研究院、軟體研發中心、商用電動車中心等,了解鴻海創新科技的核心部門,學習電動車產業的整體佈局。 今年度採用分組實習機制,希望讓實習生可以更深入接觸與自己專業相符的領域,同時也能參與跨領域的專案,透過多元學習、擴展視野。因此,第二屆的實習生,在兩個月實習期間,除了鴻海內部核心單位體驗外,也必須走出公司大門,透過交流機會,進一步了解鴻海公司的利害關係人,如國際科技大廠、外商金融公司、國際媒體機構等。 鴻海在「分享、合作、共榮」核心價值理念下,希望透過開放多元的渠道,讓更多人瞭解鴻海,加入鴻海一起成長。因此在實習最後階段,成果分享會中,表現優秀的實習生,有機會獲得「預先聘書」,未來成為鴻海的一份子,與公司共同邁入下一個50年。
2024/07/01
香港城市大學與鴻海研究院成立聯合研發中心
2024/06/20
香港城市大學與鴻海研究院成立聯合研發中心
【台北/香港–2024年6月20日】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與鴻海科技集團旗下的鴻海研究院成立「鴻海科技集團與香港城市大學聯合研發中心」,匯聚業界與學術界的科研力量,引領人工智能、半導體、新世代通訊、資訊安全及量子計算的創新研究。 聯合研發中心的開幕典禮於6月12日舉行,主禮嘉賓包括城大校長梅彥昌教授、鴻海研究院執行長兼資通安全研究所所長李維斌博士、清華大學慧妍講席教授兼智能產業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馬維英教授、台達電子技術長郭大維教授、城大首席及常務副校長李振聲教授,以及城大協理學務副校長(學術事務)兼聯合研發中心主任汪建平教授等。 梅校長在開幕典禮致辭時表示:「我們很榮幸城大成為鴻海研究院全球首個大學合作夥伴,共同成立聯合研發中心。這次合作印證了城大與鴻海研究院以創新研究應對現今世代挑戰的共同願景,聯合研發中心將為業界和學術界的精英提供合作平台,孕育創新意念,推動創科發展。」  李博士表示:「鴻海研究院將繼續與城大緊密合作,我們期望聯合研發中心會為未來的創科發展帶來突破。」 城大代表與鴻海研究院代表團在開幕典禮後參觀了聯合研發中心,進一步探討中心的未來發展方向。 梅校長(右三)、李博士(左三)、馬教授(左二)、郭教授(左一)、李教授(右二)及汪教授(右一)為「鴻海科技集團與香港城市大學聯合研發中心」主持開幕儀式。 梅校長(右七)、李博士(左七)與城大代表及鴻海研究院代表團出席「鴻海科技集團與香港城市大學聯合研發中心」開幕典禮。
2024/06/20
歐洲最大智慧能源展  鴻騰精密推出皇家系列直流與交流產品
2024/06/17
歐洲最大智慧能源展 鴻騰精密推出皇家系列直流與交流產品
[台北 - 2024年6月17日] 歐洲規模最大的智慧能源綜合展,Smarter E Europe 本(19)日開展,鴻騰精密科技旗下鴻翼新能源科技(下稱「鴻翼」),以Voltaira品牌,推出充電樁新系列- Royal Series 正式亮相。 鴻翼由鴻海 (2317-TW) 旗下鴻騰精密科技(6088-HK)與星源博銳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合資成立,本次攜手聯合於Power2Drive展出。展場除了可見鴻翼獲得2024 IF 產品設計獎的首款充電樁 Voltaira Anoles Series變色龍系列,更看準中東北非(MENA)區域電動車市場的潛力,主打設計的皇家系列,產品包括皇家直流快充樁、皇家高階商用金款、皇家基本家用銀款交流裝,佈局完整,涵蓋各種充電需求與情境功能。 皇家系列外觀與功能皆針對中東北非市場作出對應。直流樁內充電模塊焊點全灌膠,具有對抗氣候的高度保護。智能風扇以溫控調整轉速,符合低噪、低耗能運作,設計兼顧使用者與營運商的體驗與管理。直流樁可制定120kW、150kW、180kW充電方案,搭配功率智能分配,透過模塊智能調度,辨別車輛連結充電樁後的需求,可提高單樁的充電利用率。並有優於市場,更高的功率峰值效率96%,可顯著反應於整體營運成本降低。 鴻翼在充電樁的設計與功能展現強大的設計能力,繼首發的變色龍系列獲得2024IF產品設計獎,下一階段的小功率直流充電樁 FitPile也已獲得紅點設計獎的肯定。該產品設計團隊取得第三度獲得紅點設計獎的殊榮。展現鴻騰精密科技在產品與技術上創新的投入跟堅持,開始收穫豐碩的成果。 歡迎蒞臨 德國慕尼黑國際展覽中心 (MESSE) C6. 635 參觀。 關於鴻騰精密科技(FIT Hon Teng) 鴻騰精密科技 (香港交易所代碼:6088) 2017年於香港掛牌上市,為大中華區第一大消費性電子產品連接器廠商。以製造連接器產品為主要核心,近年策略發展 5G AIoT、電動車及聲學電子元件產品,並跨足經營消費者品牌。更多訊息,請洽公司網站www.fit-foxconn.com。 新聞聯絡:電子郵件:fit-ir@fit-foxconn.com 產品服務聯絡:歐美區 電子郵件:sales-usa@fit-foxconn.com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