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權教育課程搶搭造浪者Me too話題 逾600名員工連線參與
【台灣台北–2023年9月18日】 全球最大科技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TWSE 2317)積極落實性別友善的職場環境,深化同仁性別平等觀念意識,日前舉辦#Me Too教育培訓課程,邀請外部律師授課,吸引超過600名同仁自主報名。作為員工內部自主教育訓練選擇之一,鴻海每個月開辦多堂管理類、通識類、專業類等課程,讓同仁有多元的學習選擇,以提升自我本職學能,建構永續經營的量能。
本月初舉行的「Me too浪潮下性平三法之介紹與案例研析」教育培訓課,屬於「勞權教育」系列課程之一,採用線上舉行,邀請寰瀛法律事務所李立普主持律師、何宗霖合夥律師擔任雙講師共同主持。即使是線上課程,但透過新聞報導案例分享,融入法律條文的見解,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在空中創造不少同仁的正面迴響。
李立普律師在課堂上,介紹近期 #MeToo浪潮相關之法律概念,包含:性平三法之適用範圍、最新修法內容。他強調:「很多人遇到性騷擾不知道該怎麼辦?如何求助?所以透過新聞媒體報導的案例,比較能最快的方式來吸收了解這類硬冷的議題。這次透過線上授課,我發現有很多來自海外的鴻海員工連線參加,同仁參與的程度,超乎我的想像。」
何宗霖律師曾任桃園地方法院法官,有豐富處理勞資爭議的經驗,在課堂上特別介紹就業歧視(包含性別歧視)的避免、職場性騷擾的類型、接獲職場性騷擾申訴時,公司應如何處理?何宗霖律師表示:「很肯定鴻海公司安排這樣的課程,企業平時就應該為員工舉辦性別平等相關課程,除了培養員工具備正確觀念,也進一步明確表達出公司對於職場性騷擾『零容忍』的態度。」
鴻海科技集團人資長夏國安表示:「鴻海透過一系列的勞權教育培訓,不斷強化性別多元的觀念,而這類課程也同步開放給部分的子公司、關聯企業同仁自願報名參與,因為我們希望性別平等的概念,能傳達給更多員工以及利害關係人。鴻海的性別平等不會停留在口號上,而是更積極實踐在我們的職場環境中。」
鴻海積極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5):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婦女權力,堅持合法公平、平等自願的原則。在公司制度層面,設有「工作場所性騷擾防治措施、申訴及懲戒辦法」;在聆聽員工心聲方面,提供員工多元意見反映或申訴渠道、員工協助方案(EAP)、健康與法律諮詢等外部資源;在觀念教育的部分,以本次Me Too勞權教育課程為例,透過公司定期的內部線上教育平台和內部培訓講座,推動性別平等和多元融合意識提升。
落實性別平等,鴻海透過多元舉措以「好,還要更好」的思維,不斷在提供員工最新的法律知識,並持續檢視完善公司的日常營運。鴻海秉持公平、平等的精神,提供招募任用、員工獎酬、績效評核與晉升等機會時,不將「性別」列為考量因素或衡量標準,確保公司經營的每個環節,能貫徹與實踐員工多元平等政策。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一百萬人。
2022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62兆元(約2,195億美元),並蟬聯《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20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