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Q Technologies Corp. 宣佈其全資子公司BTQ AG已與鴻海研究院簽署研究合作協定。
*深化近兩年合作關係,盼協助學術界推動後量子密碼學(PQC)標準化。
*因應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的後量子密碼學標準的徵件需求,BTQ和鴻海於六月共同提交合作報告,NIST在七月公開刊登,突顯雙方在推動後量子密碼標準方面的成果。
【2023年11月29日,溫哥華/台北】BTQ Technologies Corp.(以及其全資子公司BTQ AG,以下簡稱“公司”或“BTQ”)(NEO: BTQ)(OTCQX: BTQQF)(FSE: NG3)- BTQ,一家專注於保護關鍵網路的尖端量子技術公司,宣佈與全球最大的電子製造與服務商—鴻海科技集團(Hon Hai Technology Group, Foxconn)(TWSE:2317)所屬鴻海研究院(Ho Hai Research Institute)簽署研究與合作協定,目標協助推動後量子密碼學(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PQC)標準化。
BTQ研究團隊與鴻海研究院雙方在兩年前啟動後量子密碼研究計畫,2023年6月1日向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提交研究報告,響應其「後量子密碼學標準化(Call for Additional Digital Signature Schemes for the Post-Quantum Cryptography Standardization Process)」的需求,相關研究報告在七月正式獲得刊登。
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在2016年舉辦「後量子密碼學標準化」專案,希望能建立完善的加解密系統與數位簽章系統,並將成為新一代的標準化密碼系統。這次鴻海與BTQ合作報告獲刊登,代表團隊PQC的方法已初步被NIST接受,未來有機會被政府、業界所共同採納,成為未來發展參考標準之一,而NIST預計將在2024年公布最終結果。
鴻海研究院的這項成果,也代表在後量子密碼領域的超前部署方向,符合全球學術界的潮流,對BTQ和鴻海共同推動後量子密碼領域研究是一大肯定,也為雙方簽訂研究合作協議,深化合作夥伴關係,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BTQ CEO Olivier Roussy Newton表示:「我們很高興與鴻海研究院簽署合作協定,鴻海是一家世界級的企業,其研究院更是致力於研究最先進的技術創新。這份協定加強了我們之間長期戰略合作夥伴的關係,也充分肯定BTQ的科研團隊的素質。我們期待在現有關係基礎上,持續合作,為量子產業帶來深具意義的發展。」
鴻海研究院執行長李維斌表示:「我們很高興與BTQ簽署協定。BTQ是一家在科技領域表現優異,具備卓越潛力和創新的新興公司。 雙方簽訂合作協議,不僅加強了我們與這家充滿活力和前瞻思維公司的關係,也彰顯鴻海科學研究團隊的素質,以及致力於推動後量子密碼(PQC)領域的貢獻。 我們也期待與BTQ能活用加拿大的科研優勢,探索更多人才招聘機會,創造豐富的合作成果,為後量子密碼領域貢獻更多。 」
關於BTQ
BTQ 由一群後量子密碼學家創立,致力於解決大規模通用量子電腦帶來的安全威脅。在尖端研究機構和大學的支持下,BTQ 正在結合軟體和硬體,利用獨特的後量子服務和解決方案來保護關鍵網路。
關於鴻海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代碼:2317)於1974年肇基於臺灣,以模具為根基,擴展為高科技服務企業。在電子代工服務領域(EMS)市占率超過四成,排名世界第一,涵蓋消費性電子、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元件及其他等四大產品領域。在全球24個國家地區設有據點,員工總人數於季節性高峰時超過一百萬人。
2022年合併營收新臺幣6.62兆元(約2,195億美元),並蟬聯《財富雜誌》(Fortune) 全球500大企業排行榜第20名。 近年來,鴻海積極投入「電動車、數位健康、機器人」三大新興產業以及「人工智慧、半導體、新世代通訊技術」三項新技術領域,以「三加三」結合作為集團重要的長期發展策略,為全球標竿客戶提供完整解決方案,成為全方位智慧生活提供者。如需更多資訊,請參觀 www.honhai.com。
關於鴻海研究院
鴻海研究院的成立,是鴻海科技集團F3.0轉型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鴻海研究院旗下設有5個研究所,包括人工智慧研究所、半導體研究所、新世代通訊研究所、資通安全研究所量子計算研究所,以及離子阱實驗室。每個研究所平均擁有40名尖端科技研發人才,專注於未來三到七年的前瞻技術研發,強化鴻海在技術和產品創新。讓鴻海科技集團從「勞力密集」轉向「腦力密集」,同時為集團「3+3」發展提升核心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