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立足本地,放眼全球集團主頁 - 繁體中文
鴻海集團
集團首頁
亞洲
中國大陸
美洲
美國
墨西哥
歐洲
捷克
斯洛伐克
新聞中心
最新消息
鴻海2025年第一季財報雙率雙升 淨利421億 年增91% AI伺服器一季優於一季!全球布局更為完整!Q2與全年展望顯著成長!
2025/05/14
鴻海2025年第一季財報雙率雙升 淨利421億 年增91% AI伺服器一季優於一季!全球布局更為完整!Q2與全年展望顯著成長!
【2025.05.14 新北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TWSE:2317)今召開2025年第一季度法說會,公布2025年第一季財務報告,營收創下新台幣1兆6,443億元的首季新高;在獲利方面,歸屬母公司淨利達到421億、EPS 3.03元,較去年同期淨利增加201億、年增91%。展望第二季,雖為傳統淡季,但在雲端網路與元件及其他產品需求提升帶動下,不論季對季、年對年均可顯著成長。在全年的展望方面,則因匯率影響轉換成台幣之後的營收金額,因此調整為顯著成長,但以美元計算之營收不變。 2025年第一季營收達新台幣1兆6,443億元,年增24%、毛利1,005億,年增20%、營業利益465億,年增27%、淨利(歸屬母公司業主) 421億,年增91%;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分別為6.11%、2.83%、2.56%,相較去年同期6.32%、2.78%、1.66%,呈現營業利益率與淨利率雙率雙升;EPS達3.03元,較去年同期1.59元、增加1.44元。 總結第一季度的營運表現,關鍵無疑就是「AI」一詞!劉揚偉董事長延續2025年是AI產業元年的說法,表示AI伺服器業務的表現相當亮眼,跟去年同期相比營收成長超過50%,代表市場對算力的需求還是非常強勁,不管是AI伺服器還是通用型的伺服器,出貨表現都明顯提升。 「隨著我們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生產的良率也越來越好,所以如同上次法說會我跟大家提到的,AI伺服器的表現應該會一季比一季更好」,劉董事長指出,預估第二季AI伺服器的營收,不管是跟上一季比,還是跟去年同期比,預期都會有接近倍增的成長。對於今年全年AI伺服器的成長力道,也有很大的信心。 與此同時,伴隨著AI伺服器事業持續擴大,劉董事長表示,今年全年雲端網路產品的占比將會接近消費智能產品。鴻海早在四、五年前就已經看到「區域製造」會是一個趨勢,而且當時就開始著手,把製造能力往各個區域擴展。我們用靈活的供應鏈管理,加上在地生產的策略,現在已經在全球建立了233個穩固的據點。如今面對關稅以及全球地緣政治所帶來的經貿環境衝擊,鴻海因為布局較早,受到的影響也較輕。 而集團在全球的這些生產據點,橫跨了24個國家,除了亞洲是主要的基地之外,我們在美洲擁有超過50個據點,歐洲與印度也分別佈局超過10個據點。我們在各地更累積了多年的在地營運經驗,和充沛的人力資源。這樣的布局,讓我們能夠快速回應客戶的需求。 劉董事長指出,除了剛提到關稅、地緣政治、以及全球貨幣政策的變動,可能影響全球景氣表現之外,即使目前的銷量預估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因為匯率的關係,可能會影響到轉換成台幣之後的營收金額,相較於三月份來看,集團對今年展望會比較審慎一些,故略為調整今年的展望到顯著成長。 關於集團新事業的表現,劉董事長也進一步分享,集團與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合作的消息。他表示,未來,我們預計將協助三菱在大洋洲銷售我們設計開發的車型,這也呼應了之前提過的EV三大指標之一:取得傳統車廠的訂單。集團正一步一步地實現EV事業的目標。 劉董事長也預告,我們希望這次與三菱的合作,能夠引領我們未來與更多國際車廠,包括日本傳統車廠合作的機會。另外,MODEL B也預計在今年下半年正式開始量產。 另一方面,作為在電動車最關鍵的電池,高雄和發廠已經具備量產能力,並且提供產品給客戶測試。後續集團會配合國內電動巴士和商用車客戶的計畫進度,協助完成電動車國產化的年度目標。 半導體領域方面,劉董事長指出,集團在次世代SiC MOSFET這個領域,擁有優於業界的技術規格,能夠顯著提高功率轉換效率,減少能源浪費,預計今年下半就可以進入量產。而取得日本福山晶圓廠,也是擴大半導體布局的一環。 旗下負責半導體設備的京鼎,前陣子也宣布要收購富蘭登科技,未來將有助於鴻海在航太產業拓展更多的可能性。這也讓集團跨足了無人機產業的布局,未來會結合現有的產業技術創造出更多應用。
2025/05/14
鴻海 2024 全年 EPS 達 11.01 元 每股現金股利 5.8 元 創上市來新高
2025/03/14
鴻海 2024 全年 EPS 達 11.01 元 每股現金股利 5.8 元 創上市來新高
法說會公布 2025 年營運主軸全年展望強勁成長【2025.03.14 新北訊】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TWSE:2317)於 14 日召開 2024 年第四季線上法說會。會中公布 2024 年財務報告,全年淨利達到 1,527 億(新台幣,下同)、EPS 達 11.01 元,創下 2008 年度以來新高,並宣布今年每股將配發 5.8 元現金股利,創下自 1991 年上市以來新高。綜觀 2025 年展望,儘管全球關稅政策、地緣政治風險以及貨幣政策都有不小的變化,但仍預期今年全年會有強勁成長的表現。公司也在會中分享今年集團在三大平台、AI、以及 EV 等領域重要發展主軸。 鴻海 2024 全年營收達 6.86 兆,年增 11.3 %、毛利達 4,289 億,年增 10.6 %、營業淨利 2,006 億,年增 20.5 %、淨利 1,527 億,年增 7.5 %。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分別為 6.25 %、2.92 %、2.23 %,相較前一年度 6.30 %、2.70 %、2.31 %,本業獲利能力明顯提升,使得 EPS 達到 11.01 元、較前一年度增長 0.76 元。 第四季營收達新台幣 2.13 兆,年增 15.0 %、毛利達 1,310 億,年增 15.7 %、營業淨利 645 億,年增 31.8 %、淨利 463 億,年減 12.8 %。毛利率、營業利益率及淨利率分別為 6.15 %、3.03 %、2.17 %,相較前一年度的 6.12 %、2.64 %、2.87 %,呈現三率二升、本業獲利能力也提升;EPS達3.34元、較去年年減 0.49 元。 針對去年第四季的營收表現,劉揚偉董事長表示,集團整體營收表現在季對季、年對年都達到強勁成長!去年全年集團營收達到 6.86 兆元,創下歷史新高。其中,雲端網路、電腦終端和元件及其他三項產品都達到強勁成長!營收的實際表現都優於預期! 基於集團現金股利配發率平均不低於四成的目標,劉董事長於法說會上宣布,今年每股將配發 5.8 元現金股利,較去年的每股 5.4 元大幅提高,配發率達到 52.68 %,創下自 1991 年上市掛牌以來新高,且連續六年都超過五成。 展望 2025 年,劉揚偉董事長指出,全年營運展望將是強勁成長;第一季表現相較去年同期也將會強勁成長。鴻海現在的定位是科技製造平台服務供應商,智慧製造、智慧 EV、智慧城市這三大平台,是集團發展各項技術以及業務的重要基礎。這些平台奠基在我們以往所建立的關鍵零組件、模組、系統、軟體等關鍵能力。未來將導入更多的生成式 AI ,讓這些關鍵能力變得更強大。 鴻海會結合全球一線的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將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或是自行開發的大語言模型,導入集團三大平台。除了增進整體營運效率,也提升競爭優勢。集團也正以AI 生產 AI,在日本建置全自動化的手機組裝線,這是朝向 AI 化一個很好的案例。 面對市場所關切全球地緣政治、關稅對集團營運所造成的影響。劉董事長坦言,今年整體 ICT 產業需求大致平穩,應對這些變化,集團會與客戶密切聯繫,並運用我們完整的全球佈局做及時的調整,持續透過垂直整合、多元佈局,與客戶密切合作,維持市場領導者的地位。 有關 AI 伺服器的全球市況,劉董事長預告,2025 年就是 AI 元年。全球 AI 算力基礎建設需求持續,主要 CSP 廠商今年資本支出都將維持強勁成長。以第一季來看,預期 AI 伺服器營收不論季對季、年對年,都有 100% 以上的成長。隨著 GB200 進入量產,相信 AI 伺服器營收將會一季比一季好。 全年來看,鴻海AI 伺服器營收將達到兆元規模,占整體伺服器比重 50% 以上,一直是主要客戶重要的新產品共同開發夥伴,確保可參與下一代與下下一代的產品開發。 公司也認為 DeepSeek 採用的技術方法將會加速推論用 AI 伺服器的普及,進而帶動整體算力需求的提升。對於大型企業與 CSP,高階 AI 伺服器以及完整的網路與存儲架構仍然不可或缺,所以高階 AI 伺服器需求仍將持續增長。長期來看,預期當邊緣 AI 的發展漸漸趨於成熟時,將有更多個人裝置升級的需求。 AI 伺服器訓練要花很長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如果有AI伺服器故障,對訓練的時間影響會很大,或甚至是結果。鴻海在品質穩定度方面,一直是處於領先的地位。所以四成市占率是最保守的目標,集團有信心繼續爭取更高的市占率。 至於鴻海跟日本車廠合作的相關消息,劉董事長也預告,「這部分預計在這一、兩個月內就會完成簽約」。進入下半年,預計包含 MODEL B 與北美版 MODEL C 都將進入量產。電巴工廠在第三季完成認證後,也將擴大集團電動巴士出貨量能。
2025/03/14